历史上的郭嘉是否被神化了
谢邀。
历史上的郭嘉和《三国演义》里的郭嘉并没有太大不同。感谢罗贯中,郭嘉没有像周瑜那样被黑,当然“郭嘉不死,卧龙不出”,郭嘉英年早逝,没有与孔明同处一个舞台,没有黑的必要。
曹操处于四战之地,南有刘表、孙策,东有刘备,西有马、韩,北面是地盘和实力都强出自己一截的袁绍。郭嘉是曹操发展壮大的关键谋士,他对局势洞若观火,帮曹操下定战略决心。郭嘉对比袁绍的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的信心,预测孙策刚猛必亡于刺杀,预测袁谭兄弟必反目成仇,预测刘表心无大志必无乘虚偷袭之举,预测公孙康必不留袁氏兄弟,每一个预测都很准确,每一个预测都为曹操所认同,每一个预测都打消曹操的一个担心,每一个预测都让曹操采取最有效率的措施。于是曹操成为历史唯一真正于四战之地成大业的人(朱温不能算)。
曹操灭乌桓定辽东后,再度哭祭郭嘉,绝非虚假表演,而是真正的痛惜。赤壁败后,曹操席上痛哭郭嘉,也不是要羞辱众谋士,他是真的怀念郭奉孝。与刘邦白登山被围思韩信不同,曹操怀念郭嘉不只是思才的功利性,更多的是切身感受中的真情,还有对他们当年同乘一车的光辉岁月的怀念。
郭嘉不死卧龙不出,从时间上看是对的。郭嘉死于北征的寒冷途中,次年春天,孔明吟着“草庐春睡足,窗外日迟迟”被三顾茅庐的刘备请出。
把“郭嘉不死,卧龙不出”理解成“郭嘉不死,卧龙不敢出”,就是论坛里神化郭嘉的举动了。当然,以郭嘉的事迹,神化孔明的人也不好意思说:卧龙一出,吓死郭嘉。都是三十多岁英年早逝,郭嘉比东吴周郎幸运,没与孔明同处一个舞台,罗贯中没黑他,而后世却有人神话他,更让人叹惜风流倜傥的周公瑾!
三国志评价,或者说史书里评价没被神化。神化应该说是因为现代人吹上天。比如说郭嘉建议急功吕布,有关袁绍十胜十败,提议征乌恒啊等等。你发现郭嘉说是说了,该谈论实际该怎么打,又没记载。比如擒吕布,最后还是水淹下邳才解决。袁绍有关比如说白马之围,是关羽把颜良斩了。官渡之战,许攸献策。征乌恒,最后还是田畴提议出卢龙。曹老板遭受生死关头,比如宛城之败,濮阳之战,白马之围,官渡之战,征乌恒啊。这些紧要关头站出来人却没有郭嘉,大概郭嘉起到不是雪中送炭,而是锦上添花的效果。
谢谢邀请。郭嘉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,在曹操阵营最为知名的“五大谋臣”中,他年龄最小,却算无遗策,每每在曹操焦头烂额时,以惊人的军事天赋助曹操打破僵局,但他却在37岁时过早离世,像一颗流星划过三国的天空,虽然短暂,光芒也足够耀眼。对这样的人物,是不需要什么神化的,之所以有人这样看,那是对郭嘉了解太少的缘故。
先看郭嘉的政治远见。郭嘉生于公元170年,在他20岁后,就隐居山林,明为避“战乱”,实际上是在暗中结交各路豪杰,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和平台,这个日期距离东汉灭亡还有30多年的时间,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郭嘉善于审时度势,在识人观世方面很有预见性和前瞻性。他出山后,先是在袁绍麾下,因为当时袁绍的势力最大,而且又效仿周公、非常高调的广招天下英才,但是他又一次看出了问题,发现袁绍这个人“多谋无断”、做事又抓不住主要矛盾,难成大器,于是果断离开,来到了那时候还比较弱小的曹操阵营,终于得遇明主,一干就是11年。有人说,选择大于努力,青年郭嘉的选择,早早表现出了极高的战略眼光。
再看他的军事谋略。我们先来看看郭嘉跟随曹操时的战略格局,当时东汉有13个州,不用说,每个州都是豪强割据着,彼此之间一会儿抱团取暖,一会儿又反目成仇,乱的一塌糊涂。在这13个州外,还有刘表、刘焉父子这样的朝廷命官,马腾、韩遂这样的统兵武将,再加上各地以宗教形式出现的武装势力,等等。以上所列的地方武装集团,他们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共同语言,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“独立王国”,谁都不受朝廷控制。乱世枭雄起四方,这个时候,除了实力因素外,谁的战略正确谁才能保证不被淘汰出局。郭嘉针对当时最猛也是最难缠的袁绍,为狂躁不安的曹操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“十胜十败论”,帮助曹操制定了近、远期作战计划,于是后面就有了曹操的真正崛起。
还有郭嘉超越众人的妙计奇谋。“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新标异二月花”,我感到,这两句诗用来形容郭嘉的谋略水平还是非常恰当的。除了上面说的“十胜十败”大战略,在具体的战役中,郭嘉也是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。官渡之战时,曹操正与袁绍对峙,传来孙策欲偷袭曹操老根据地许昌的消息,在混乱时郭嘉对曹操建议,孙策不得人心,干不成事,集中精力对付袁绍即可;官渡之战后曹操想乘胜追击,先前力主进攻的郭嘉这时却建议退兵,结果孙策还未渡江就被刺客谋害,袁绍的儿子袁谭、袁尚又生内讧……因为郭嘉的妙计,曹操这两仗打得有惊无险,赢得是轻松加愉快。这样的奇思妙想,在郭嘉追随曹操的11年中,可以说是屡见不鲜。怪不得曹操在赤壁大败后要哀叹:“哀哉奉孝!惜哉奉孝!”
不少历史人物都给予了郭嘉很高的评价,可惜他英年早逝,如果他活的时间足够长,三国走向或许真的有不少未知数;也正因为他的缺席,给后人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间,于是有人就说“若是当年存奉孝,难容西蜀与东吴”,这虽然只是文人式的一厢情愿,但也足以证明郭嘉的丰功伟绩和不朽传奇。
历史上郭嘉完全没有被神化。无论哪个版本的史书,对郭嘉的评价都平淡无奇。
陈寿的《三国志》将郭嘉与程昱、蒋济、刘晔、刘放、董昭合传。在魏臣传中排31,如果是整个魏书算则是39。远在诸曹夏侯、荀彧荀攸、田豫国渊等等之后。《英雄记》、《汉晋春秋》《华阳国志》等对郭嘉也并没有太多描述,说是路人可能太过,但说他是这段历史的龙套应该没有任何问题。
众所周知,魏晋南北朝人士喜欢坐而论道。用现在的话讲,这些人都是吹牛高手,唠嗑祖宗。而且他们尤其喜欢对知名人士品头论足,甚至还出现了像月旦评这种专门评价别人优劣的机构。
如曹操、陈寿等人对郭嘉的评价,不用说整个历史上,三国时期就能找出上百个在别人嘴里不亚于郭嘉的大神来。
尤其是曹操,这位爷喝点酒就喜欢夸手下,说荀彧“吾之子房也”,荀攸“公达,非常人也,吾得与之计事,天下当何忧哉!”贾诩 “使我信重於天下者,子也。”程昱 “程昱之胆,过于贲、育。”等等等等,他对郭嘉的评价,也就这样了。后人以曹操的一句评价来神话郭嘉才叫人莫名其妙。
郭嘉的神化,就是某位顶着历史学家光环的大神,为了赚钱而抛出的一枚鱼饵。这枚鱼饵扔出来后,无论你站出来支持还是反对,都成了他钓竿上的战利品,成了其利益链条中的一颗棋子。
所以,从今天起,不再回答任何有关郭嘉的问题。郭奉孝先生在三国不过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物,何德何能影响力这么大?
以上。
历史关于郭嘉的记载都是真实的,历史上的郭嘉没有被神化。郭嘉原来是袁绍手下的谋士,由于袁绍好谋无断,郭嘉选择离开袁绍而投奔曹操。曹操有了郭嘉如鱼得水,曹操说:“能帮我成就大事的人、就是他了。”曹操对郭嘉的评价很高。下面看一下郭嘉对曹操的作用有多大。
曹操担心自已实力弱打不过袁绍,郭嘉提出“十胜十败”的理论,论述了曹操有十胜,袁绍有十败的理由。极大的鼓舞了曹军的士气。曹操按照郭嘉的建议制定了近期与远期的作战目标。郭嘉的理论非常正确,曹操与袁绍作战一直执行战略目标,最后终于打败袁绍。
刘备让吕布打败了来投奔曹操,有谋士劝说曹操杀了刘备,曹操去征求郭嘉的意见。郭嘉说不能杀刘备,应该软进起来,否则刘备以后可能要和你争夺天下。如果杀了刘备,以后一些有识之士就会远离你。郭嘉说对了,三国后期主要是刘备抗衡曹操,以前都是曹操追着刘备打,现在反过来了,刘备开始主动进攻曹操。
曹操出兵打败了徐州的吕布,吕布屯兵下邳死守。曹操和吕布僵持了近半年,曹操正犹豫是否撤兵。郭嘉对曹操说:“吕布有永无谋,很快就败了。”曹操采用了郭嘉的计策,抓住了吕布并杀了他。
曹操出兵攻打刘备又怕袁绍在后方偷袭根据地许都,郭嘉献计说:“袁绍优柔寡断,不会出兵。趁刘备立足未稳,急速攻之必胜。”曹操按照郭嘉的计谋,大败刘备,擒了关羽和刘备的家属。
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,传来东吴孙策要出兵进攻许都,此时曹操已无兵可派。郭嘉劝曹操不要担心此事,他认为孙策在江东杀了无数英雄豪杰,树敌太多,可能要死于刺客之手。果然被郭嘉说中了,不久孙策被刺杀身亡。